內窺鏡是一種光學儀器,由體外經(jīng)過人體自然腔道送入體內,對體內疾病進行檢查,可以直接觀察到臟器內腔病變,確定其部位、范圍,并可進行照相、活檢或刷片,大大的提高了癌的診斷準確率,并可進行某些治療。光導纖維內窺鏡系利用光導纖維傳送冷光源,管徑小,且可彎曲,檢查時患者痛苦少。內窺鏡現(xiàn)應用廣泛,如胃鏡檢查胃癌,支氣管鏡檢查肺癌、氣管癌,食管鏡檢查食管癌,乙狀結腸鏡檢查直腸癌、乙狀結腸癌,膀胱鏡檢查膀胱癌,喉鏡檢查喉癌,鼻咽鏡檢查鼻咽癌,陰道鏡檢查宮頸癌、陰道癌等。隨著超聲無損檢測技術和內窺鏡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在內窺鏡測量技術在在工業(yè)和醫(yī)療等領域有了全面的使用,長期以來,內窺鏡只是用于“看”,而不是“測量”,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圖像處理技術的發(fā) 展,現(xiàn)在的內窺鏡可以真正實現(xiàn)其測量技術的優(yōu)勢。
但內窺鏡使用后如何清洗與存放,一般人并不是很清楚,下面迪新科技向您講述內窺鏡的清洗存放。
清洗內窺鏡的過程就是高壓水槍噴嘴上下運動對鏡身內外進行清洗的過程。內窺鏡清洗工作站控制面板上裝有模式選擇開關,可以選擇清洗的程序。每種模式下都是進行一次水洗,然后進行藥洗,再進行一次水洗。不同的是,模式一、二、三進行藥洗的次數(shù)分別為二、三、四次。清洗時,內窺鏡掛在立柱頂端的掛鉤上,由于不同用途的內窺鏡的鏡身長度不同,所以在掛鉤下方0.6m、0.8m、1.0m、1.2m處分別裝有限位開關,用以控制升降電機的行程和運行方向,可以通過控制面板上的“內鏡長度選擇”按鈕來選擇相應的限位開關。胃鏡、腸鏡、十二指腸鏡浸泡不少于10分鐘;支氣管鏡浸泡不少于20分鐘;結核桿菌、其他分枝桿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內鏡浸泡不少于45分鐘。
內窺鏡清洗后如存放不當,容易造成了微生物污染,浸泡好的內窺鏡需要存放在無菌干燥的環(huán)境里,并懸掛儲存。
以上信息由江蘇迪新醫(yī)用設備有限公司整理并發(fā)布,如需了解更多的資訊與信息,請關注http://m.gysjzm.com 咨詢熱線:0523-86184406 13961011710
|